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6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程戬拗不过宫晓,只得和她一起去了街上的商店中。宫晓也真破费,当时花了八百元给程戬买了一身质量相当好的西服。当时宫晓的月工资也就七百多元,这一下就用去了她一月多的工资,够下血本的!

程戬一个劲地反对:“小姑,有必要买这么高档的吗?还是买便宜点的吧。“

“你就别废话了。好西装穿几年也不过时;一次投资,受益几年,也值了!关键你穿着这身衣服倍精神,特潇洒,给人一种清风拂面的感觉,总之两个字:酷帅!穿着这衣服招摇过市,肯定回头率超高。听我的没错。“宫晓上下打量着程戬,赞不绝口。程戬也知道穿着这样的衣服体面,给自己增色不少。他就是心疼钱才不愿买的。八百元,是他俩月半的工资;宫晓也得在课堂上呱哒一个多月的口舌才能换来这身西服,能不心疼吗!

程戬面试很成功。烟草公司的领导当场拍板要他明天上午去公司办公室报到上班。

新阳县烟草局公开在社会中招考营销员,这在当时是个破天荒的事情。因为人们都知道烟草专卖之后,烟草公司的效益一路飙升,自是成了人们艳羡的好单位。那些有关系有门路的都挤破头往里钻。烟草公司的正式编制极少,这也为它招收临时工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但能进去当临时工的,多为烟草公司职工的内部子弟或者与公司领导有着这样那样关系的人,其他的人很难进入里面。

这一年新阳县烟草局来了一位新局长,名叫李新安。这人有魄力,又年富力强,且又是军人转业,性格豪爽磊落,光明正大。他上任新阳县烟草局局长后,也想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以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在他的潜意识里,靠关系进来的人不一定全是新的卷烟营销模式下的适用人才。所以他在招收临时工的做法上,一反常态,由熟人介绍引进的传统改由向社会统一招收。他因为不是本地人,几乎没有什么亲戚朋友求他进烟草局谋个差事,不必顾忌人情往来这一关。自是招人只招那些德才兼备、又有点真才实学、更不怕吃苦的年轻人进入烟草公司。这也为他能更好地贯彻国家新的烟草政策、大刀阔斧地改革烟草系统旧的服务模式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他虽非科班出身,但他自转业到烟草系统以来,一直不间断自己的学习,现在正自学高级别的硕士营销课程。虽然还没拿到硕士文凭,但以他对中国卷烟现有的生产销售模式与世界上跨国烟草巨头之间巨大差距上的认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加快,他感到中国烟草将会自上而下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革再造。以前那种落后的甚至带着浓厚官商作风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种新型的卷烟销售模式将会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大地上雷厉风行地铺展开来。

但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烟草系统要做怎样的改革,作何改变,路该怎样走,还是个未知问题。但李新安以敏锐的嗅觉感觉到烟草系统的改革将势头猛烈,也许就是一场雷霆万钧的大变革,它会像一道猛烈的霹雳火,风卷残云一样刮过中国大地。

烟草专卖以来,虽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每年都能更上一层楼,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但与国际上那些烟草巨头比起来,仍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中国真的加入了世贸组织,卷烟政策一旦放开,仅凭国内那些散乱、低质、又各自为政的生产销售系统与国外先进高效的烟草巨头相较量,那是不堪一击,只有垂死待毙的份儿,估计连挣扎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那些有识之士自是看到了国内与国外的巨大悬殊差距,认为唯有趁现在还没有进入激烈的销售战争前,中国烟草必须练好内功,准备好战斗前的准备工作,才能应付未来的激烈竞争和挑战。现在不未雨绸缪,将来必定一败涂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烟草如不提前做好应战的准备,早做改变,将来定会被击打得无任何还手之力,肯定是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李新安就是这样一个眼光独到且很前瞻的一个人。这也是为什么市局的领导要把他调到新阳县烟草局当局长的重要原因。先让李新安这样精明强干的中层干部下放到各个县局做一把手,提前做些必要的改革,以适应中国烟草日后更大的变革。

那次新阳县烟草公司一共招收了十四个具有大中专文凭的年轻人。在上岗前,李新安亲自召集他们做了一番讲话,鼓励大家好好干,不要辜负县局(公司)对他们寄予的厚望。这些年轻人上岗后,李新安也一个个找他们谈话,以做到对这些人的全面了解。后来这些人下放到乡里的批发部后,李新安也时不时地去各个批发部询问这些人的工作情况。

李新安是个人才,他当然对人才惺惺相惜,更是刻意照顾自己挑选来的这些年轻人。程戬也是在那个时候和李新安打上交道的。

李新安的率性、自信、大度、和蔼但不失严厉的性格,很对程戬的脾气,所以程戬对他很佩服。他能认真且虚心地听取下属提的意见及建议;他为改善临时工的待遇敢说敢做,言出必行,雷厉风行,典型的军人作派。但他又有高深的营销专业知识,甚至形成了一套崭新的营销理念体系。他的营销新理念超前,先进,以至于程戬后来听了很多国内顶级营销专家的授课,他们所讲的最新营销理论,竟没有一个超出李新安给职工开会时所讲的范围。

程戬经常替李新安惋惜,说他要是提前把自己领悟的那一套营销理论率先在报刊杂志上发表,那些后来很牛逼的营销专家都会胎死腹中,轮不着他们满世界耍着嘴皮子、唾沫横飞地吆喝着自己的那一套理论来卖弄风骚。

为此事,程戬经常为李新安叫屈鸣不平。但李新安总是大咧咧地一笑,说我是当领导的料,不是当教学匠的料。以前偶尔想到那些理念,当时也不感到新奇;只是后来听很多营销专家讲我曾经说过的那些东西,才知道自己原来不但是个能当教师的料,而且还是个先知先觉——这一点,我——挺欣慰的。小戬,我也是挺了不起的,是不是?

他虽是很洒脱地看待这个事,但程戬还是从他失落的眼神中看出了无限的遗憾。毕竟一个闻名全国的营销理论专家,要比一个地方烟草上的小官员风光无限得多。李新安有淡淡的甚至浓浓的失落感也是在所难免!

李新安在新阳县呆了不到三年,就调到市公司担任业务科长,再后来市公司成立卷烟营销公司,他担任经理。因为他对卷烟营销的娴熟老练,收放自如,得心应手,才一直担任着新阳市烟草销售系统的主要领导。再后来他又调到省卷烟营销公司担任销售处的处长,直至退休。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贡献给了中国卷烟销售的改革试验和践行之中,更为中国烟草走向辉煌倾洒出了自己的满腔热忱和一腔热血。

程戬刚去烟草公司上班的时候,那时的社会风气还不怎么好;跑关系走后门的不正之风正在大行其道。人们无论干什么事都得找关系托熟人,屁大的事不找人关照一下,你想办成功都是难上加难。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依法办事中处理着自己应该办的事情。这一光明正大的理由,使诸多没关系没门路想要办某事的人,被堂而皇之地无限期拖延着搁置着。

被吃请请托的熟人围追堵截得恨不能分身的工作人员,光忙乎关系户就累得要死,哪还顾得上摆在办公桌上的厚厚应办文件呀?那时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确实忙,忙得不可开交,整天被各种类型的吃请搞得不胜其烦。真是吃坏了身体喝伤了胃,搞得身心疲惫得了胃下垂——都是被手里他妈的一点特权搞的呀!

当时的大环境你怎么能不找关系呢?假使你开个门市,税务部门核定你每月必须交二百元的税;税务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征收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没有人敢抗税不交。但是,这里面有很多道道呢!你如果有亲戚在税务部门上班,他通过正当的运作,可以使你少交或者免除税务。或者再给你争取一个政府的扶助政策,你的门市每月还能得到一些白拾的补助,那你的门市开起来就轻松多了。

同行不同利。这个时候就显出关系的重要性了。大小、规模、条件差不多的两个门市,一个每月按章纳着二百元的税务,一个毛壳不用拿,甚至还能时不时地受到政府的某些补贴,你想想哪个门市能更长久地存活下去呢?一目了然嘛!

吃一堑长一智。你在磕磕绊绊的经营中自会熟知社会中这种暗藏的各式门道。怨天尤人没有用,除非你甘愿关门大吉拍庇股走人。

所以为了生存,也为了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也为顺应时代潮流,你要开动脑筋找关系呀!脑筋一活络,事情就会峰回路转。你用一些有限的物品或者两条烟也那么暗地里活动一下,你的门市虽不能税务全免,但每月让你少交一半以上的钱,就足以使你的门市正常维持下去。你没有直系亲属或者过硬的关系罩着你,能少交很多苛捐杂税勉强又顽强地生活下去,就说明你这个人很不简单,值得尊敬了。

以前,程戬就没见过不找关系能办成的事。但依据所办事项的重要程度,送的礼也是千差万别的。像办一般的事情,两条普通的卷烟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办那些诸如找工作、子女上学甚或者想偷税漏税这样的大事,普通的卷烟是不行的,那必须得用高档的。吸高档烟的不用花钱,花钱买高档烟的吸不上,在那时确确实实是实情。你月收入还不到五百元,嘴里却经常叼着六七百元一条的卷烟,叫谁看着就不是那回事——除非你有夜草滋润着。

当时比较贵也最有名气的高档香烟首推软硬中华。后来各大烟草公司也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高档卷烟后,中华烟就开始显得微不足道了,逐渐成了很大众化一种香烟。你比如黄鹤楼(1916)、南京(九五之尊)、黄金叶(天叶)、和天下,冬虫夏草等等高档卷烟的价位都比中华贵很多,而且也都很有名气。

但由于吸食中华卷烟的人多,这些后起之秀的销量和在消费者心里的知名度仍是不能和中华相提并论。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吸中华最有派头,最显身份。于是江浙一带的所谓有钱人就把中华吸出了一个新花样:“3“字头的软中华就开始大行其道了。嘴里叼着同样的中华,吸3字头的人会很鄙夷甚至看不起吸食1或2字头中华的人。——看准了,老子的可是3字头中华!你的普通的,靠边站!咱不一个档次!

3字头的中华又分328、330、329三种。328稍次,329最高档,价钱要高于前两者。

其实无论哪个字头的中华,质量都是一样一样的,没任何的差别,差别的只是某些人的畸形的消费心理。

用123开头,只是代表某个班次,就是甲乙丙三个班而已。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班次,同样的配料人,同样的工艺标准和技术数据,就是不同批次出来的香烟质量应该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你非要说有区别,也许会有区别。这就好比一个无论多么高级的厨师,也不可能两次做出同样口感的一道菜;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写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字的道理一样。同样,不同时间不同班次造出的香烟绝对不会质量一模一样,质量参数多少还是有些差别的。这都不足为怪。但是整体上的口感应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谁如果真能在吸食中分辨出如此细微的差别,那他肯定是天堂里的品吸大师——他不是人,而是神!

人们臆想创造出的差别,都是被裤兜里钱烧得脑残的结果。

江浙一带不同的地域,对1或2字头的中华也是各有偏好。1字头的中华在一个地方备受青睐,可能会在另一个地区受到冷落,无人问津。这都是不足为怪的事情。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那时的关系后门之风如此的严重,程戬这个销售卷烟的临时工有时也成了香饽饽,竟也会受到别人的巴结。

如果找程戬要一般的香烟,都不是多大的问题。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对紧俏的香烟。但是找他要上面所说的那些高档烟,就不是他这种小人物能办得到的事了。市公司对那些供应极少的高档烟是严格管制的。只有个别定点商店能得到有限的一部分来销售,其他绝大部分门市是得不到那些卷烟的。当时整个新阳县也没有一个商店有销售资格。谁想得到真的,必须去市烟草局楼下的一个商店去买才能得到。

程戬的熟人朋友甚或亲戚要找关系办某事或者碰到了为难事,如想送香烟打开门路,还不想多花冤枉钱又想要真香烟,就会求程戬给搞上几条。

别看程戬有时大话连篇牛皮吹得无边无际的,那时真叫他去买中华,他也没辙,无能为力。级别不行呀,还是个临时工,够不着市局当官的,真去市里买平价烟谁屌他呀!

后来李新安调到市里当销售科长后,一旦确实有推不开的熟人求他弄几条中华,他就去市里找李新安。

“老领导,我某某某要干某某事,您老大发慈悲一下,给我弄一箱中华解急吧!不然我就回不去新阳县了,他们非活剥生吞了我不可!“程戬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恳求李新安。

李新安撇着嘴,眼睛白拉着程戬:“口气倒不小!还一箱!你当我是多大的官呀?——就十条!爱要不要!不要拉倒!“

程戬心头狂喜。看到李新安批的条子上每条比批发价多八十元,又说道:“领导,您就不能给个批发价呀?市局都成财主了,还不放过我这个小老百姓!“

李新安翻了翻眼皮,嘴里迸出一句话:“我的权力就这么大,你嫌怨就去找一把手,他白给你我也没意见。“

程戬忙嘻嘻笑着抢过李新安手中的批条:“一把手认得我是哪个?去找他还不被轰出来呀!“

这样的价格,每条已经比市局楼底下卖的便宜上一百多元了。程戬能不欣喜若狂吗?你要知道他那时的工资也就五六百元钱,买一条软中华都不够,这一下子省了一千多元,不得了呀!

(本章完):,,,85982137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